在公路橋梁上安裝伸縮裝置時,我們可以根據緣石上的標記,彈線鋸縫,縫深達到混凝土面為宜,然后用風鎬或人工鑿除瀝青面層及前期處理的4cm混凝土平層,清理整平槽口,并用高壓水槍沖洗,刷凈槽口,以待次日進行伸縮縫的安裝。如果發現要將瀝青混凝土面層下層有水分,必須待該部分水宣泄排除后才能進行伸縮縫安裝,否則彈性體粘不住槽口將嚴重影響伸縮縫的安裝質量。在槽口全部干燥清潔后,用液化汽預熱槽口底部及兩側,加溫時不斷移動噴火槍,并用支承鋼板遮擋,避免火焰直接接觸瀝青面層而造成槽口兩側瀝青面層老化。在槽口兩側瀝青面層頂面沿鋸縫線全寬范圍粘貼寬型封箱帶,以防彈性體污染瀝青面層。
將伸縮縫縫口中預埋的泡沫板頂部混凝土砂漿、雜物等清理干凈,剔除縫口中遺留的石子等堅硬物,修整泡沫板頂比槽口底面低5~10mm左右,然后用壓縮空氣順序沖吹槽口,清除塵埃。
在橋梁施工中,按設計院要求預留伸縮縫槽口,埋設伸縮縫連接錨固鋼筋。瀝青混凝土鋪裝前,與槽口底部梁頭橫縫上加蓋板材(木板、鋼板或方木),然后用砂或碎石將槽口填至與瀝青混凝土鋪筑層底標高相平。與道路*同鋪筑瀝青混凝土面層。待瀝青混凝土養護成型后,放出伸縮縫中線,并由中線向兩側各量50~60cm,劃出切割標示線。用混凝土切縫機按標線位置切割瀝青混凝土面層,為保證*切縫順直,切縫機須走專用軌道。用空壓機配合人工清除伸縮縫范圍內的瀝青混凝土及松散多余的水泥混凝土,清除干凈后,用水車徹底清洗預留槽縫清洗完畢后,人工配合吊車將伸縮縫吊裝入位,然后用自制鋼支撐架加導鏈吊住伸縮縫(或用多個千斤頂頂起),調整伸縮縫槽口處的預埋鋼筋。
*定要將伸縮縫的平面位置調整,整個伸縮縫的位置調整宜先粗后細。橫向位置調整應在其就位過程中完成;縱向位置調整采用拉線的方法,控制縫的中線,拉線應從“V”字上口穿過,且其兩端要與梁體伸縮縫**位置對應,拉線應與縫“V”字底線重合,避免在左右偏移。伸縮縫的平面位置調整正確后,用支撐架和導鏈把伸縮縫提吊起來,在梁縫內安堵聚乙烯泡沫板,其高度與伸縮縫底面標高齊平,但要將其與預埋筋連接固定,伸縮縫底部“V”字形橡膠下邊也要用聚乙烯泡沫板填塞緊,并固定牢固。
彈性體混合料鋪設及找平在攪拌桶中將4.75~16mm骨料用噴火器加溫至120℃后,按比例加入193℃左右的彈性體材料,攪拌至無花白、無粗細料離析,彈性體全部裹復石子達到均勻*致后,順序傾注入槽口中,用帶齒釘耙初平,再用電熨斗進行細平,緊接著攪拌并攤鋪骨料為2.5~4.5mm的面層彈性體混合料,用電熨斗整平并略呈拱形,并按1.17~1.18的壓實系數控制松鋪厚度。
用毛刷于槽底及槽口兩側面均勻涂刷彈性體材料,用量3~3.5kg/m。將剪成寬150mm厚6mm每塊長1000mm的支承鋼板首尾相接沿縫長方向鋪設,要求鋪設平整,縱向無明顯彎曲,并注意支承板定位釘孔的位置與伸縮縫**線相*致,將定位鐵釘釘入泡沫嵌條中。碾壓。當攤鋪的混合料不粘手時(約80℃左右)開始初壓,用2t壓路機(垂直伸縮縫)方向靜壓2遍,每輪重迭1/3輪寬,然后復壓,開動震動(6t)振壓2~4遍。終壓是壓路機順縫方向靜壓2遍。亦可在略高于80℃時開始碾壓,此時混合料沾手或粘輪時可在壓路機鋼輪上少量灑水以防損害伸縮縫表面平整度。成品檢測。伸縮縫平整度順縫方向每米用2m直尺沿路線方向檢測平整度,*大間隙不超過1mm為符合要求。伸縮縫表面平整密實,無明顯碾壓輪跡,無松散、裂縫現象,與瀝青路面相接處緊密平順,不得出現微小臺階,伸縮縫頂面呈微小拱形。